2025年4月15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一場意義非凡的普法宣傳活動在寶安區盛大舉行。此次活動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主辦,意生寵物環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協辦,主題聚焦 「深入進行動物疫病防治 牢牢守住生物安全紅線」。活動現場,廣東省內首個面向家養寵物的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正式宣佈在寶安區成立運營,並同步舉行了寵物無害化倡議啟動儀式。
【動物防疫:多方協同應對複雜挑戰】
當下,國內外動物疫病防控情勢依舊嚴峻。在深圳,寵物飼養量龐大且種類繁多,隨著擼貓吸狗、室內動物園等新興業態不斷湧現,動物疫病來源變得愈發複雜,防控難度持續攀升,這對深圳的動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活動的舉辦,旨在增強養寵人群 「文明養寵科學善終」 的意識,進一步規範寵物無害化處理市場,強化流浪動物防疫管理,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公共安全防疫,為深圳寵物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動物防疫與監管處處長劉泉在主題演講中指出,強化動物防疫法治意識至關重要,社會各界都應自覺履行防疫義務,定期為寵物接種疫苗,共同守護公共衛生安全。他特別強調,要聚焦狂犬病防治,嚴守生物安全紅線,堅持 「人病獸防、關口前移」 的原則;同時,要高度關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依法對寵物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嚴格監管。此外,積極探索建立 「政府主導 – 市場參與 – 社區協同 – 協會規範 – 高校支持」 的共治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生物安全治理合力。
寶安區城市管理與綜合執法局副局長莫翠清也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完善基礎設施,試辦建設寵物活動專區,為寵物提供安全的活動空間,減少對公共環境的干擾;二是加強養犬知識普及,在社區開展形式多元的文明養犬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文明養犬氛圍;三是從源頭進行管控,嚴格落實犬隻登記、疫苗注射制度,推廣電子晶片標識技術,建立可追溯的寵物健康檔案,降低公共安全隱患。
【寵物經濟:補齊無害化處理短板】
近年來,深圳寵物經濟呈現爆炸性成長。截至去年底,深圳寵物經濟規模已超150億元,寵物數量超過140萬隻,寵物相關經營主體超8.8萬隻。在寵物友善建設、寵物服務配套創新等方面,深圳也取得了顯著成績。
然而,寵物臨終關懷和善終服務作為寵物經濟和服務的剛需環節,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據記者了解,目前深圳約有30家寵物臨終關懷及善終服務機構及個體戶,但多數存在專業防疫規範化操作不足的問題,還頻繁因價格不透明、服務不規範、無害化處理無證經營等情況引發消費者投訴。因此,建立更規範、更科學、更環保且符合寵物消費者個人化情感需求的寵物無害化處理場所,成為城市公共服務亟待解決的問題。
意生寵物環保科技總經理王樂樂介紹,此次落地寶安區的家養寵物無害化處理中心,配備了完善的防疫配套設施,能夠滿足寵物遺體分類管理、閉環防疫運輸、個性化善終服務、專業無害化處理等全鏈條場景需求。該中心不僅關注寵物主的剛性情感訴求,助力深圳構建寵物友善城市,還將在城市公共防疫方面發揮 “守門員” 的作用,推動深圳乃至全國寵物無害化處理能力的提升。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薛燕萍表示,動物無害化處理是動物防疫的末端環節,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重大風險點。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的成立,一方面能有效避免病死寵物隨意丟棄或不當處理造成的環境污染,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另一方面,有助於健全寵物生老病死全生命週期產業鏈,滿足寵物主對寵物善終的情感需求,推動深圳寵物服務業發展和寵物友善城區建設。
(图片源於活动主办方 文/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