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飼養物在香港日益盛行。然而,現行法例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寵物產業的發展寵物友善政策也有待提升,其中放寬攜帶狗售進入食肆的問題備受關注。
立法會議員陳曼琪在4月2日的立法會口頭質詢環節中發聲,直言現行法例對香港物產業的發展潛力,強調香港物友善政策存在很大的優化空間。

她具提出多項建議,一是要求政府交代是否會制訂寵物友善食肆發牌制度及配套保險方案;二是建議試行開放戶外用餐區允許寵物進入;三是提出可按食肆面積、室內外空間或犬型實施分級准入制度。此外陳曼琪還詢問了有關ISO格式寵物晶片工作的進度。
對此,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回稱,除導盲犬外,禁止狗售進入任何食物業處所的規定已實施將近30年。但社會上對此一直存有不同看法,食環署也不時收到食肆因允許顧客帶同寵物狗入內而引發的投訴。

在考慮是否放寬寵物狗進入食肆的限制時,政府需全面權衡多方面因素,包括公眾衞生、食肆運營環境以及社會的接受程度等。黃淑純表示,當局正在與食環署調研其他地區的相關做法和經驗,謹慎研究放寬相關限制的可能性空間。
不過,民建聯陳克勤指出了目前政府在此事上的進展緩慢。她提到,當局一年前已答應就此進行檢討,並承諾今年給予答覆,但截至目前仍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是,漁農署在推動物友善方面已有新進展。為有效防控狂犬病在港傳播,漁護署當下規定超過5個月的狗隻須接種狂犬病疫苗並植入AVID格式的微型芯片,用以證明已接種疫苗及領牌,同時在狗隻走失時助力畜養人尋回。

漁農署已完成ISO寵物晶片的可行性研究,並建議在現有AVID晶片的基礎上引入ISO晶片。署方已向持牌動物販賣商、動物福利組織、寵物運輸代理、默醫診所及動物相關組織等相關持份者徵求了意見,獲得業界普遍支持。據悉政府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就上述建議諮詢相關立法會事務委員會,若獲委員會支持,便會通時向立法會提交相關附屬法例的修訂建議 。
這次討論再次引發各界對香港寵物友善政策走向的廣泛關注,未來物能否更自由地走進食肆,以及其他相關友善措施能否落實,都成為大家期待的焦點 。
(圖源於網絡 文/Ivy)